2025-02-04 23:07 点击次数:127
关注gzh:陈的笔记 一起学习和交流!(目标是能够建立和营造一个优质的经济/投资/阅读思考等相关兴趣爱好的交流群,也期盼您的加入!)
一: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
社会融资规模(简称社融)是指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时期末,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量。
大白话就是一定时期内,企业和居民部门向金融行业中的机构,如银行、信托等借了多少钱。
这个数据又分为存量和增量。
如果统计的是某一时期末,就是存量。也就是从开始到现在总共借了有多少。
如果统计的是某一时期内,就是增量。也就是这个月借的钱减去之前总共借的钱。
实际当中一般主要看的还是社融存量的同比数据。
有朋友可能会发现社融增量数据好像存在季节性规律,像1月、3月、6月、9月、11月新增社融有冲量特征。比如每年几乎1月是社融数额最高的时候。
这其实是跟银行内部的业绩考核有关。一般在每个季末,银行内部都有业绩考核的压力,为满足考核要求,业务人员会在季末冲量。这季末冲了量,然后下个月就少了,新增就增不动了。
二: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
构成社融的融资方式有:人民币贷款、外币贷款、委托/信托贷款、企业债券、政府债券、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等。
三:社融的作用
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。启动项目需要资金,要么是用自己的钱,要么用别人的钱。钱到位了项目才能上马,才能拉动经济增长。
一般来说金融数据也是领先经济增长一到两个季度。
社融反映金融对实体的支持,也能反映出实体的融资需求。
毕竟要卖也得有人买。如果社融增速上升,那么说明更多资金流入实体,有助于推动生产、投资和消费,说明企业和居民未来预期不差,反映经济活力较好。反之则反是。
同时,社融的构成项也能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。比如直接融资(债券和股票)占比上升,说明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增加。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银行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。
社融数据也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。通过社融数据,我们既能判断当下的经济状况,也能判断政策是否会转向,从而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:
关注gzh:陈的笔记 一起学习和交流!(目标是能够建立和营造一个优质的经济/投资/阅读思考等相关兴趣爱好的交流群,也期盼您的加入!)